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防治研究。蚜虫病在马铃薯的生长阶段中,蚜虫喜欢聚集在马铃薯叶片的背面和花蕾上吸食植株的汁液,造成叶片营养缺失,逐渐弯曲枯卷。蚜虫的吸食还会致使植株营养流失严重,干扰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雌性蚜虫能进行单体繁殖,繁殖速度极快,繁殖过后会立刻转移至新的植株,每年可以繁殖十五代左右,适应温度较广。蚜虫自身也会携带病毒,造成植株病变,破坏马铃薯生长,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包括:在种薯周边喷洒1500倍液左右40克/亩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或2000倍液喷雾;每百公斤种薯配35克的70%可杀得湿性伴种剂;根据蚜虫迁徙规律,在海拔高等不适合蚜虫生存的环境下种植马铃薯。蝼蛄病主要分布在北方,蝼蛄喜欢啃食马铃薯,主要为害下位叶叶身基部。最初出现水浸状软化病斑,向上下方向扩大后,呈淡褐色腐烂。生长中后期心叶发病,软化腐烂蔓延至花茎下方。有时可导致新出现的鳞茎腐烂。叶片发病后,叶数减少,鳞茎肥大受阻。接近地面的叶鞘发病,鳞茎球出现裂口,品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