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可通过雨水和气流传播。病害在高湿温环境下发病率较高,温度持续在20℃、湿度达到60%及以上时发病率逐渐增加。病菌在高于30℃或低于10℃时不发病,不能形成孢子。卵孢子形成适温为15-20℃,孢子囊形成的适温为10-25℃。在温湿度适宜、营养充分的条件下,病菌可反复循环产生无性分生孢子。
温度20-22℃和高湿最利于病害发展。低温、多雨或阴天、露大时发病多且重。大豆种子带菌率高不仅导致苗期病害严重,也为成株期发病提供大量菌源,引起严重发病。大豆田连作、土温低、土壤湿度大时,发病严重。
辣椒霜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温度为20-24℃,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85%以上。在实际生产中,遇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浇水过多、雨后排水不及时、保护地通风排湿不良时,发病均重。此外,植株营养不良、早衰、抗病力下降也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