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预防大豆菌核病的发生?

2024-11-17 06:33

加强长期和短期测报以正确估计本年度发病程度,并据此确定合理种植结构。实行与非寄主作物三年以上的轮作,菌核在非寄主轮作的生长季也可以萌发,无效侵染而死。选用优良品种在无病田留种,选用无病种子播种,或选用株型紧凑、尖叶或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能好的耐病品种,如合丰26、黑河7号、九丰3号、内豆1号等。种子在播种前要过筛,清除混在种子中的菌核。及时排水,降低豆田湿度,避免施氮肥过多,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发生严重地块后,豆秆要就地烧毁,实行秋季深翻,使遗留在土壤表层的菌核、病株残体埋入土下腐烂死亡。选择杆强、分枝少、主茎型品种。建议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水旱轮作效果最好。大豆田应勤中耕,及时排水,实行宽行双条播等措施推迟田间郁闭时期。在大豆菌核病发病田块收割后要及时深翻,将土表的菌核埋入20厘米以下的土层内。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对水喷雾;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对水喷雾;25%施保克乳油,每公顷1050毫升,对水喷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