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环腐病的病菌传播途径?

2025-02-13 19:53

环腐棒杆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下后,一部分芽眼腐烂不发芽,一部分是出土的病芽,病菌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进入新结薯块而致病。适合环腐棒杆菌生长温度为20~23℃,最高31~33℃,最低1~2℃,致死温度为干燥情况下50℃。播种病薯,重者芽眼腐烂,不能发芽出土,轻者出苗后,病菌沿维管束扩展,向上侵害茎基部和叶柄,向下沿匍匐茎侵害新结薯块。病菌在浇水或降雨时可随流水传播,可从马铃薯伤口侵入,但侵染机率很低。病菌进入土壤中很容易死亡,故土壤传病的可能性很小。本病发病适温一般偏低,在18-24℃之间,土温超过31℃时,病害发生受到抑制。切块种植时,病菌能借切刀传播,成为环腐病传播蔓延的重要途径。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