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得了褐纹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5-02-03 07:18

茄子褐纹病的病原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土表的病残体上越冬,同时也可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部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病菌的成熟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条件下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后可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也能通过伤口侵染。病苗及茎基溃疡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为当年再侵染的主要菌源,然后经反复多次的再侵染,造成叶片、茎秆的上部以及果实大量发病。分生孢子在田间主要通过风雨、昆虫以及人工操作传播。病菌可在12天内入侵寄主,其潜育期在幼苗期为3~5天,成株期则为7天。种子带菌是幼苗发病的主要原因。土壤中病残体带菌多造成植株的基部溃疡,再侵染引起叶片和果实发病。此外,品种的抗病性也有差异,一般长茄较圆茄抗病,白皮茄、绿皮茄较紫皮茄抗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可直接侵染幼苗的茎或根,或经雨水喷溅到近地面的果实上引起果实发病。病斑上的孢子襄,经风雨、浇水进行再侵染。一般7-8月份,阴雨连绵,天气闷热,低洼窝风,排水不良,生长衰弱时发病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