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赤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初褪绿生苍白色至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直径3~8毫米中心暗褐色至红褐色、边缘褐色圆形斑,其上丛生很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背面黄褐色,后期病斑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易破裂穿孔。
茄子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灰霉病。幼苗染病,子叶先端枯死。后扩展到幼茎,幼茎缢缩变细,常自病部折断枯死,真叶染病出现半圆至近圆形淡褐色轮纹斑,后期叶片或茎部均可长出灰霉,致病部腐烂。成株染病,叶缘处先形成水浸状大斑,后变褐,形成椭圆或近圆形浅黄色轮纹斑,直径5~10毫米,密布灰色霉层,严重的大斑连片,致整叶干枯。茎杆、叶柄染病也可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长出灰霉。果实染病,幼果果蒂周围局部先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大后呈暗褐色,凹陷腐烂,表在产生不规则轮状灰色霉状物,失去食用价值。
生长结果期的主要病虫害。病害主要有:真菌性疮痂病、炭疽病、疫病可选用可杀得或甲基托布津、瑞毒霉或百菌清防治;病毒病一般引起花叶、卷叶,可用病毒A或辣椒卷叶灵喷雾预防。茄子红蜘蛛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叶面出现黄白色小点,严重时致叶片变黄焦枯,呈锈色状如火烧,叶片早衰、易脱落。茄子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受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