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猝倒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5-02-01 20:33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幼苗上,从茎基部侵入,潜育期1~2天。病菌喜34~36℃的高温,但在8~9℃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当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又遇高湿时,感病期拉长,很易发生猝倒病,尤其苗期遇有连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发病重。猝倒病主要是由霉菌侵染所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卵孢子或以菌丝的形式在植株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也可以种子传播。低温、高湿及光照不足有利于发病。最适宜的发病温度为15~16℃。低温、高湿,土壤中含有机质多,施用未腐熟的粪肥等均有利于发病。在育苗期间,由于长期15℃以下低温、高湿、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苗床管理不当或幼苗徒长等都极易引发猝倒病。冬春育苗期遇连续阴雨、下雪或夏季播种后遇大雨,会引起猝倒病大发生。茄子猝倒病病原生长适温为15~16℃。菌丝生长适温32℃,最高36~40℃,最低4℃。育苗期如遇寒流侵袭,不注意放风则会加剧猝倒病的发生。当幼苗皮层木栓化后,真叶长出,则逐步进入抗病阶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