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轮作。重病区或田块宜实行与葱蒜类蔬菜及水稻轮作。2、整地消毒。难于实行轮作的地块宜亩施石灰100-150公斤,深翻晒土或灌水浸田一定时间落干后再整地,采用高畦种植,施用充分腐熟堆肥,及时防除地下害虫,有条件的使用除草剂除草以尽量减少伤口。3、加强田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严防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要注意放风降湿。发现病株随时挖毁,并撤石灰或淋灌病穴。4、存储管理。胡萝卜收获时轻挖轻放,尽量减少伤口,采收后晒半天,入窖后严格控制窖温在10℃以下,相对湿度低于80%,可减少发病。5、药剂防治。胡萝卜软腐病发病后及时喷洒农药防治,发病初期,可用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在胡萝卜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大眼幼体放到苗塘后需要喂料,在海边育苗池到淡化池养殖过程中,相当于在吃“母乳”—人工培养和投喂的各类微藻、轮虫等饵料,且需要根据实际吃料情况实时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正常每天都是少量多次投喂。大眼幼体期的蟹苗吃料、抢料较为“凶残”,轮虫饵料投喂到池塘中一个小时左右就会被迅速吃完,饵料不够时甚至出现互残现象,活力较差的大眼幼体也是活力好的个体的日常饵料之一。一般情况下大眼幼体从土塘拉网进入淡化池之后第一时间就要进行投喂,大眼幼体淡化完成后进入淡水苗塘后,也必须第一时间投喂饵料,且需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有经验的育苗者能够通过观察蟹苗肠道情况来调整喂料量,做不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喂料量的塘口,往往出现两种结果:第一是缺料导致蟹苗沿边狂游觅食,出现互残、脱力、变态晚等不良后果;第二是过量投喂导致底质水质污染,出现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超标,继而影响蟹苗的鳃和肝、肠、胃等消化器官的发育,严重时出现鳃病、肝肠胃病,发病后轻则生长慢、活力差,发病较重的则引起直接死亡。
萝卜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先从外叶开始,叶面出现淡绿色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潮湿时叶背面出现白霉,严重时外叶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