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害有大小斑病、锈病、丝黑穗病、顶腐病、瘤黑粉病、纹枯病等;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玉米螟、粘虫、金针虫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在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主要在中后期形成危害,特别是抽穗后逐渐加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发病后的植株严重矮化,一般仅有健株高度的1/2或1/3,叶片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侧脉上常出现蜡白色突起物,用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雄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危害相当严重。玉米螟又称钻心虫,属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心叶和穗、茎秆。黏虫又称夜盗虫、五色虫等,属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叶片。玉米蚜又名腻虫,属同翅目,蚜科,以刺吸叶片汁液危害,分泌蜜露并产生霉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还可传播玉米病毒病。玉米生长期常见的病害有玉米大小斑病、顶腐病、褐斑病、锈病及南方锈病;虫害有棉铃虫、甜菜叶蛾、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草地贪夜蛾和蚜虫等。玉米的粗缩病、黑穗病、根腐病、立枯病等。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地上害虫有蚜虫、灰飞虱。玉米生长期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叶斑病、圆斑病、穗腐病、纹枯病、蚜虫、粘虫、玉米螟、地下害虫等。玉米常见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防治方法:使用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2500倍液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使用2%阿维菌素3000倍液,可防治玉米叶螨、玉米蚜虫、灰飞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