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枯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5-01-20 15:29

水稻叶枯病传播途径为种子和土壤。水稻白叶枯病的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带病稻种和病稻草。老病区以稻草为主,新病区以稻种为主。病菌能借灌溉水、风雨传播到较远的稻田,还可通过收割机传播。水稻白叶枯病病菌可在带病稻种、稻草、稻茬和茭白、紫云英、马唐等多种植物上越冬。翌年播种时,越冬病菌遇水大量释放,经流水传播至秧田,从秧苗叶片的水孔或伤口侵入,成为带菌苗。带菌苗移栽至大田后,到分蘖末期,稻株抗病力下降时开始发病。病株叶面或水孔溢出大量病菌菌脓,借风雨、露水、灌溉水、昆虫及人为因素等传播,不断进行再次侵染。带菌稻种调运是水稻白叶枯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新病区的主要初侵染源。老病区则以病稻草为主要侵染源。此外,病田长出的再生稻和落粒自生稻病株,也可成为初侵染源。水稻白叶枯病细菌借风雨、露水、灌水、昆虫、人为等途径传播。水源传播和人为田间作业也可以传播。带菌种子、带病稻草和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是主要初侵染源,同时借助风雨、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