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刍异常、腹胀、消瘦、贫血、被毛粗乱、颌下水肿和腹泻等。治疗以驱虫为主,常用药物有硫双二氯酚和丙硫咪唑。该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6~9月份为高发季节。羊因食入附着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囊蚴的发育过程为虫卵→毛蚴→钻入椎实螺体内→胞蚴→雷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囊蚴。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均能感染,羔羊和绵羊的病死率较高。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在低洼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羊群发病较严重。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刍异常、腹胀、消瘦、贫血、被毛粗乱、颌下水肿和腹泻等。治疗以驱虫为主,常用药物有硫双二氯酚和丙硫咪唑。该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6~9月份为高发季节。羊因食入附着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囊蚴的发育过程为虫卵→毛蚴→钻入椎实螺体内→胞蚴→雷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囊蚴。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均能感染,羔羊和绵羊的病死率较高。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在低洼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羊群发病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