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在田间借助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菌较喜低温、高湿、弱光条件。棚室内春季连阴天,气温低,湿度大时易发病。光照充足对该病蔓延有抑制作用。辣椒灰霉病病菌发生的适温20-23℃,大棚栽培在12月至翌年5月危害,冬春低温,多阴雨天气,棚内相对湿度90%以上,灰霉病发生早且病情严重,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田块易发病。辣椒灰霉病病菌在2℃~31℃范围内均可发育,发育适温为20℃左右,90%以上的相对湿度,并喜弱光,所以棚室冬春季栽培容易发病。另外,因为灰霉病为弱寄生菌,植株长势弱容易发病,病势较重。过于密植,氮肥施用多或不足,灌水量大,管理粗放,通风排湿不及时,均能使病害加重。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开始,初成淡黄褐色病斑,逐渐向上扩展成“V”形病斑。茎部发病产生水渍状病斑,病部以上枯死。花器受害,花瓣萎焉。果实被害,多从幼果与花瓣粘连处开始,呈水渍状病斑,扩展后引起全果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