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由柄锈菌属的三种不同锈菌侵染引起,分别为叶锈病、条锈病和秆锈病。叶锈病菌以休眠菌丝体在冬小麦上越冬,而条锈菌和秆锈菌因不耐低温,在承德地区无法越冬,需由外地迁入。病害在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气温高、降雨多、湿度大、结露时间长时易大面积流行。
叶锈病夏孢子堆散生于叶片上,呈橘红色,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通常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时背面孢子堆较小。秆锈病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深褐色,较大且呈长椭圆形,穿透叶片能力强,正反面均可出现孢子堆,背面孢子堆较大。
条锈病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夏孢子在适宜温度(1.4―17℃)和有水膜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沿叶表生长,遇气孔后形成附着胞,侵入气孔下形成气孔下囊,并长出侵染菌丝蔓延于叶肉细胞间隙,产生吸器吸取养分寄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