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病毒病的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心叶出现明脉,后发展为花叶或深绿色病斑、畸形,干旱时病叶缩小,瓜蔓失去结果能力;二是黄化型,叶片初为褪绿黄斑,后转为斑驳花叶,叶变黄、变厚,叶脉突出,叶缘呈锯齿形,株形矮缩,节间短;三是坏死型,叶片上产生系统的不规则坏死褪绿斑点和条斑,严重时植株矮化。土传病害是主要因素,其次选择抗病毒的种子,苗期做好苗床消毒处理,生长期控制棚内温度,慎用刺激素,尽可能不破坏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病毒可在多年生杂草上潜伏,种子也可带菌,带菌的土壤和种子是初侵染源。田间主要靠蚜虫和摩擦接触传播,除蚜虫外,白粉虱、线虫等均可传染病毒病。高温、干旱、光照过强是发病的主要条件,病毒病显症适温为18~26℃。缺肥、干旱、生长较弱的植株容易感病,蚜虫多时病毒病明显加重。甜瓜敏感生育期与传毒昆虫发生高峰期吻合,苗期和开花坐瓜期均易感染病毒病。甜瓜病毒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和栽培条件有密切关系,温度高、日照强、干旱条件下,利于蚜虫的繁殖和迁飞传毒,也有利于病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