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苗期灰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培育抗病品种,选用耐低温弱光的早熟品种;加强苗期管理,冬春大棚注意通风,晴天上午浇水,控制水量,避免过量;发现病苗及时挖除并喷洒合适化学药剂。症状表现为幼苗期叶子发黄、幼茎萎缩易折断,最终枯死;成株期叶片出现水浸状褐色病斑,覆盖灰色霉层;茎部感染出现水浸状条斑,上端枝叶萎蔫;果实感染出现灰白色软腐,有灰色霉层。防治措施包括轮作减少病菌累积;合理灌溉保持地表干燥;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种植抗病品种;规范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田间湿度大时摘除感病部分集中处理;苗床期使用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预防。辣椒灰霉病由灰葡萄孢引起,主要危害叶片、茎秆、花、果实,幼苗病初子叶先端变黄,扩展到幼茎,茎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不规则病斑,幼苗常自病部折断死亡。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龚起畦、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使用腐霉利、异菌脲、戊唑醇、咪鲜胺、克菌丹、乙烯菌核利、嘧霉胺、啶菌唑、氟环唑等农药及其复配剂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