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什么时间防治更有效?

2024-12-16 17:34

玉米大斑病防治应选用对口药剂,按照农药标签要求进行。药剂可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30~50毫升/亩,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防治,隔10天一次,安全间隔期10天,最多使用2次。或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0~40毫升/亩,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防治,隔7~10天再次防治,安全间隔期21天,最多使用2次。防治玉米大斑病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选种抗病品种是根本措施,同时做好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轮换工作。多种病害混合发生区应选用多抗品种。大斑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玉米发病的初侵染源。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彻底深翻,用玉米秸秆做堆肥时,必须经高温发酵处理。以玉米秸秆为燃料的地方,要尽可能在玉米播种前将玉米秸烧完。实行大面积轮作,既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又能减少菌量积累。适时早播可以使玉米提早抽雄,错过夏季7~8月份的多雨天气,尤其对夏玉米避病和增产具有明显作用。育苗移栽可提早播期,促使玉米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避过高温多雨发病适期并减轻发病。施足基肥,增加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物结实,提高抗病能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集中处理秸秆,高温发酵作为堆肥。实行轮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