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返青期的症状是什么?

2024-12-15 11:57

麦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一般仅需2~3年左右,小麦灌浆期—乳熟期是全蚀病症状明显时期。植株矮小、干枯、白穗黑脚等,因此又称“三黑”—黑根、黑脚、黑膏药。全蚀病是一种土壤寄居菌,种子带菌和机械作业是造成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发病适温在15℃~24℃。防治方法包括轮茬倒作、种子处理和叶面喷施。小麦全蚀病由子囊菌门顶囊壳属禾顶囊小麦变种引起,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侵染部位限于根部和茎部第一、二节处,地上部的症状是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秋季感病时病株矮小,分蘖减少,基部叶片发黄,初生根和根茎部变成黑色,严重时次生根也局部变黑。病苗一般返青迟缓,至拔节根部多变成黑色,并在基部第一至二节的叶鞘内侧和茎基部表面产生大量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根系腐烂,病株早枯,形成白穂,茎基部叶鞘及内侧的菌丝层增厚成黑色膏药状,湿度大时其上可产生黑色小颗粒,即为病菌的子囊壳。观察小麦全蚀病二症状,注意有无黑色膏药状表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