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黑腐病的发病条件是水分过多,高温高湿容易发生。病菌在种子、病残体以及种株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农具操作及昆虫传播,从水孔或伤口侵入。25~30℃利于病菌生长发育;高湿条件,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利于病菌侵入而发病。遇暴风后易于流行。大白菜黑腐病属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病原为黄单胞杆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在温度25~30℃、相对湿度大于85%时侵染能力最强。该病在大白菜各生育期都会发生,以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较重,并往往与软腐病同时发生,形成复合侵染,加重危害。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条件为土温24~28℃,土壤含水量20~30%。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茄子枯萎病主要发病盛期在5~7月和9~10月。茄子的感病生育期为开花座果期。多年连作、排水不良、雨后积水、酸性土壤、地下害虫危害重及栽培上偏施氮肥等的田块发病较重。年度间春、夏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的年份秋季栽培的茄子发病重。此菌生长发育适温25~30℃,致死温度51℃,10分钟。一般与十字花科连作,或高温多雨天气及高湿条件,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利于病菌侵入而发病。管理粗放,植株徒长或早衰,害虫猖獗,或暴风雨频繁发病也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