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期的生育特点有哪些?

2024-12-08 10:30

棉花的蕾期,既长根、茎、叶、枝,又要现蕾,不断增长果枝,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但仍然是营养生长占优势,以扩大营养体为主。根系迅速生长,吸收能力提高。同时,叶面积增大,光合能力增强,制造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糖),与氮素结合组成蛋白质,用以增长营养体。此时如果氮素供应过多,会使过多的氮用于合成蛋白质,导致营养生长过旺,株高、叶大、枝多、节长,提早封行,行间阴闭,通风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养分贮存减少,以致开花后中、下部蕾大量脱落。蕾铃脱落又进一步促使棉株疯长,形成恶性循环,保不住早蕾,坐不住早桃,形成所谓的“高、大、空”。如果此时肥水不足,营养生长受到抑制,长势过弱,果枝、果节和叶片都少,影响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将导致蕾少、蕾小,搭不起丰产架子,且易于早衰。

棉花单株现蕾以第一果枝上的第一花蕾苞叶最宽达3毫米为准,大田群体有50%的植株达到单株现蕾标准之日,即为棉花的现蕾期。从现蕾到开花的一段时间叫蕾期。现蕾后,棉花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地上和地下营养器官的生长明显加快,花蕾的增长也日渐加快。与苗期相比,蕾期是棉株群体体积增长较大的时期,也是一般棉田株体各器官增长最快的时期。具体表现为:第一,株高的增长包括主茎节数和节间长度的增加;第二,果枝增加速度加快,这是由于环境温度升高引起的,据试验分析,在温度25―26℃时每4―5天增加一个果枝,而在29℃时每两天即可增加一个果枝;第三,单株叶面积大大增加,由于单株叶片数目的增加和单叶的叶面积增大,使叶面积系数较苗期增加五到十倍。主茎总叶面积逐渐小于果枝总叶面积,由于果枝叶柄及叶片的生长,植株横向所占空间远远超过果枝的长度,因此果枝节间及果枝叶的增长对光照的影响逐渐成为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