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叶片被害时,会形成不规则或近圆形水渍状褐色病斑,具有明显轮纹,边缘不太明显。环境潮湿时,病斑扩展迅速,产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危害果实、茎、叶、花器等,特别是近地面处果实受害最重。苗期被害,在近地面处的嫩茎上出现水渍状缢缩,引起植株倒伏死亡。成株期主要危害果实,发病初期,果实表面产生水浸状圆形斑点,稍凹陷,边缘不明显,黄褐色至深褐色,病部果肉黑褐色腐烂,潮湿条件下果实表面生出白色絮状霉层,病果易蒂落并很快腐烂。茎部受害,呈暗绿色水渍状缢缩,后变褐色,其下部枝叶逐渐萎蔫干枯,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霉。花器受侵染后呈褐色腐烂。主要为害根茎部。菌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初期子叶发黄,逐渐萎垂干枯,茎基部变褐腐烂,易造成猝倒状枯死。成株期根茎染病,初始植株叶片中午呈萎蔫下垂,早晚又恢复正常,叶色变淡,似缺水状,反复数天后,逐渐遍及整株叶片萎蔫下垂,叶片不再复原。横剖病茎,病部维管束变褐色,病部组织受病菌危害,阻碍了植株正常水分养料传导,引起萎蔫,最后全株枯死。对病虫重发区,实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遏制病虫暴发流行。对冬前没有化学除草的麦田,选择晴好天气,实施化学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