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腐霉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2024-12-02 10:01

与非薯芋类蔬菜轮作3年以上;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较疏松的壤土地栽培,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发病前至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84.51%霜霉威·乙膦酸盐可溶性水剂600—1000倍液;72%丙森·膦酸铝可湿性剂800—1000倍液;76%霜·代·乙膦铝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氟吗·乙铝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三乙膦酸铝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灌根,视病情隔5—7天灌1次。

大姜腐霉根腐病又称“烂脖子”病,该病表现症状为:植株发病后植株地上部茎叶先从下部叶片的尖端及叶缘褪绿变黄,后扩展到整个叶片,且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至整株黄化凋萎后枯死。大姜茎基部出现水浸腐烂状,地表以下3-4公分出现腐烂,这区别于大姜软腐病,两者虽然发病条件基本一致,但软腐病发病严重时一般地表以下会全部腐烂,尤其在地势偏低的地块发病严重。

防治建议:减少氮肥用量提高钾肥用量,此时小拱棚种植的大姜正处于“小培”阶段,此阶段要避免大量施用高氮肥料,可施用生物菌剂如五色土和高钾肥合理搭配进行追施。每亩生物有机肥和钾肥用量可分别控制在80-100斤和60-80斤。雨后浇水病原菌在33-37摄氏度且湿度大时容易发生,雨后天晴时,温度升高时要及时浇水,以降低地温和近地面温度,浇水时应打开排水口,使水再排出去,浇水后及时中耕,保持土温正常,预防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生姜腐病:病症是由皮烂向中心(姜瘟病则由心烂向皮),积水或施下未经腐熟的粪肥,易引发此病。主要预防办法是:不让姜地积水;施用的农家肥要沤熟。若已发病,可淋施波尔多液,及时拔除发病的植株,并用5%的石灰水或用50g高锰酸钾,对水50kg对土壤进行消毒。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