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白粉病的发病规律有哪些?

2024-11-07 18:36

芝麻白粉病是一种针对芝麻发作的真菌型病害,多发生在迟播或秋播芝麻上,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及蒴果。表面生白粉状霉,即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白粉状物覆盖全叶,致叶变黄枯死。为害的真菌菊科白粉菌,属于子囊菌亚门。该病可以通过药剂喷洒或田间管理等方式防治。

北方寒冷地区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浸染,病斑上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浸染。在南方终年均可发生,特别是冬季较为温暖的华南地区,病菌以无性态分生孢子作为初浸染与再浸染接种体进行浸染致病,完成病害周年循环,无明显越冬期,早春2—3月温暖多湿或露水重易发病。

生产上土壤肥力不足、植株生长势衰弱或偏施过施氮肥植株、生长势过旺等皆因其抗逆力降低而易感、易发该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