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锈病,病害发生原因是什么?

2024-10-16 23:15

该病是由一种转主寄主的梨胶锈菌侵入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在松柏、龙柏等松柏科植物上越冬,第二年春季借助风传播,孢子散落在梨树的嫩叶、新梢、幼果上侵入为害。病菌侵入后不产生夏孢子,不能进行再次侵染。一般梨树展叶后20天内最易感病,展叶25天以上的叶片一般不易感病。

梨锈病的发生原因包括:⑴转主寄主:在转主寄主如桧柏、龙柏、欧洲刺柏等树木上越冬,才能完成其生活史。若梨园周围5公里范围内有桧柏、龙柏等树木,梨锈病发生严重。⑵寄主越冬病菌基数:在有桧柏、龙柏等树木存在的情况下,如在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树上的越冬病菌基数大,初侵染源充足,梨锈病发生就严重,反之,则发病较轻。⑶气候状况:2-3月份的气温高低,3月下旬至4月下旬的雨水多少,是影响当年梨锈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病菌一般只侵染幼嫩组织。一般4月中旬是冬孢子的发芽盛期,常与梨树的盛花期一致。从梨树发芽到幼果形成这一段时间内,担孢子散落在嫩叶、新梢、幼果上,遇到适宜的条件就萌发,直接从表皮细胞或者是气孔侵入,风力和风向也会影响发病。⑷品种的抗病性差异也直接影响发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