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茎腐病的病害症状主要有哪些?

2024-10-03 18:18

茎腐病的发病症状为,叶子变成黑褐色,一直扩展到叶柄和茎部,形成水浸状病斑,最终导致植株枯萎死亡。苗期感病,通常子叶先受害,变黑褐色干腐状,后蔓延到茎基部及地下根颈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逐渐绕茎或根颈扩展变成黑褐色病斑。病斑扩展环绕茎基时,维管束变黑褐色,病株萎蔫,幼苗发病3-4天后即变黄褐色枯死。成株期发病,先在主茎和侧枝的基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略凹陷的病斑,后向上下扩展,茎基部变黑褐色,病部以上萎蔫枯死,地下荚果腐烂、脱落。纵剖根颈部,髓部变褐色干腐中空。花生生长中后期,有时仅主茎或侧枝中上部感病枯死,病部以下正常生长,后病部向下扩展导致全枝枯死。潮湿条件下,病部变黑褐色,腐烂,表皮易剥落;干燥时病部表皮呈琥珀色凹陷,紧贴茎上,揭开表皮,内部呈纤维状。病部密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拔起病株时易从茎基处折断。病菌主要借雨水和灌溉水从伤口或表皮侵入,其次是借助风和农事操作时(打药、施肥、除草等)传播进行初侵或再侵染。苗期雨水多、湿度大、大雨后骤晴发病重。此外,土壤瘠薄、田间渍水、耕作粗放、播种过早、地下害虫危害严重时,也能加重发病。花生茎腐病又叫花生颈腐病,俗称烂脖子病、倒秧病等,是由棉色二孢菌引起的、发生在花生的一种病害。该病主要为害茎、根、子叶和荚果等,发病部位多在与表土层交界的根颈和茎基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