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有哪些防治方法呢?

2024-08-28 19:15

大豆菌核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分布广泛。为有效防治该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1.轮作倒茬:与非寄主作物或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减少田间病菌数量,避免重迎茬。

2.选择抗病品种:播种前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蒙豆39号、蒙豆15号、蒙豆44号、合丰26、黑河7号、九丰3号、内豆1号等。

3.清除病残体:大豆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掉落的叶片、茎杆或豆荚等病残体,减少病菌生存空间。严重地块的豆秆应就地烧毁。

4.注意排水:连阴雨天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尤其是低洼地块,降低田间湿度。

5.精选种子:播种前选择大豆包衣种子,或使用正规种衣剂拌种,避免使用自留种子和劣质种衣剂。

6.深翻土壤:秋季深翻,深度不小于15厘米,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

7.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钾肥和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有机肥。在菌核萌发前铲趟,破坏子囊盘。

8.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使用适用于菌核病的杀菌剂(化学制剂或枯草芽孢杆菌)叶面喷雾,隔7天补喷1次。在子囊盘萌发盛期,可再预防喷雾杀菌剂。

9.测报与种植结构:加强长期和短期测报,正确估计发病程度,确定合理种植结构。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和危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