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在什么气候条件下易发病?

2024-08-27 08:42

最适宜于病菌孢子形成和侵入的气温是24~28℃,相对湿度在92%以上。这两个条件若同时存在,则有利于发病;若两者缺一,则不发病或发病缓慢。晚稻孕穗、抽穗阶段,如遇低温、阴雨时,水稻生长嫩弱,抗病性减弱,往往造成穗颈瘟流行。施肥不当,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常诱发穗颈瘟严重发生。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因品种不同而异;即使是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对稻瘟病的抵抗力也不同。一般在四叶期、分蘖期、孕穗末到始穗时最易发病。在气象因素中温度和湿度对发病影响最大,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气温在20-30℃,尤其是在24℃-28℃,阴雨天多,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容易引起稻瘟病严重发生。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孢子发芽和侵入,往往引起苗期叶瘟的暴发;施肥过多,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造成植株“疯长”,一方面降低植株抗病力,另一方面由于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病菌入侵,也容易发病;低温阴雨,尤其是七、八月份,水稻抽穗扬花期遇低温阴雨,会降低水稻抗病力,暴发穗颈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