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白绢病的病毒浸染循环,韭菜要怎样栽培管理?

2024-08-27 22:38

病毒侵染循环中,病原以菌核在菌丝遗留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气温回升后,在适宜条件下产生菌丝,从地下须根、根状茎或假茎的地表处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再向四周扩展,借雨水、灌溉水、施肥等传播蔓延。新种植区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种子中混入的小菌核,老种植区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土中菌核。韭菜白绢病在3~10月均可发病,尤以6~8月大雨后的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种植韭菜时,应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种植地,施入基肥并结合施肥中耕做畦,畦宽1.6-2米,长8-10米。选择颗粒饱满、外表圆润、无损伤和病虫害的种子,并准备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播种前将种子晾晒2-3天,再用40°C温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包在湿布中催芽露白后即可播种。苗期管理时,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施入少量复合肥。当韭菜苗长出7-8片叶子时,可移栽至大田。不同地区和季节的种植方法可能有所差异,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调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