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白粉病由内丝白粉菌引起,主要危害辣椒叶部。白粉菌分生孢子在10°C至35°C条件下均可萌发,萌发时需有水滴存在,气温低于30°C最适合侵染。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传播,昼夜温差大时利于病害发生发展。该病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露地栽培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天气干旱时易流行。温室栽培中,病株叶背面密生白色霉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叶背,严重时病叶脱落,成为再侵染源。温度低、连续下雨天气发病较多。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株残余组织在田间越冬,环境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从叶背气孔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并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在寒冷地区,病菌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寄主或病残体上越冬,次年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导致病害蔓延。在温暖地区,病菌不产生闭囊壳,以分生孢子完成周年循环,无明显越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