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痣病可危害马铃薯的幼芽、茎基部及块茎。芽块播种到田里出芽后,幼芽顶部出现褐色病斑,使生长点坏死,不再继续生长。因输导组织受阻,其叶片则逐渐枯黄卷曲,植株易倒死亡,此时常在土表部位再生气根,产出黄豆大的气生块茎。地下块茎发病多以芽眼为中心,生成褐色病斑,影响出苗率,造成苗不全、不齐、细弱等现象。
主要为害根部,严重的植株矮化,地上部黄化,薯块表面产生黑褐色小斑点或褐色溃疡斑,贮藏中病斑扩展后引起腐烂。线虫为害产生的伤口,为病菌侵染提供了条件,因此线虫发生重的地块会加重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主要为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幼芽染病,有的出土前腐烂形成芽腐,造成缺苗。出土后染病,初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茎基形成褐色凹陷斑,大小1-6cm.病斑上或茎基部常覆有灰色菌丝层,有时茎基部及块茎生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块状或片状、散生或聚生的菌核。
在马铃薯的不同生育期内均可发生,苗期侵染顶芽和茎基部,顶芽被侵染后引起死亡,茎基部感病形成褐色水渍状病斑引起立枯;生长期主要侵染地下茎和匍匐茎,产生褐色溃疡型病斑,地上部表现为植株矮小和顶部丛生;成熟期主要侵染块茎,感病严重导致匍匐茎顶端不能膨大结实,感病较轻块茎畸形生长,变小。在成熟的块茎表面形成大小不一、数量不等、形状各异、坚硬的、颗粒状的黑褐色或暗褐色的斑块,即病原菌的菌核,不易冲洗掉,菌核下面的组织保持完好。有的块茎因受侵染而导致破裂、锈斑和末端坏死等。
马铃薯黑痣病主要为害马铃薯幼芽、近地面茎基部和块茎。出苗前为害幼芽时,其顶部呈褐色、生长点坏死,致使其不能继续生长。苗期主要为害地下主茎,出现褐色凹陷的长条形坏死斑,地上植株矮小或顶部丛生,严重时可造成植株立枯,顶端萎蔫。
症状:主要危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幼芽染病,有的出土前腐烂成芽腐,造成缺苗。出土后染病初,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茎基形成褐色凹陷斑,病斑上或茎基部常覆有灰色菌丝层,有时茎基部及块茎生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块状或片状、散生或聚生的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