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疫病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容易发生?

2024-06-28 13:58

发病最适宜温度为10-22℃,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是决定该病流行的重要条件。常温下,相对湿度达75%以上时开始发病,湿度越高且持续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晚疫病是西红柿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多雨年份露地栽培西红柿受害较重,常引起大量烂果,造成较大损失。近年来大棚、温室栽培西红柿晚疫病的发生有加重趋势。西红柿晚疫病在幼苗和成株期都可发病,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幼苗染病时,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并向叶柄和茎部扩展,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全株萎蔫或折倒。潮湿条件下,病斑边缘可长出稀疏白霉。成株期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褐色病斑。潮湿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可长出白霉。茎部受害时,病斑呈黑褐色,稍凹陷,植株萎蔫或由病部折断。果实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云纹不规则。病果一般不变软,空气潮湿时,病斑上长有少量白霉,果实迅速腐烂。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降雨的早晚、雨量大小及持续时间影响病害发生程度。栽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地势低洼、氮肥过多或植株徒长等条件下,发病严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