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炭疽病发病规律是什么?

2025-10-04 14:44

气候因素对西瓜炭疽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湿度较大的连阴雨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气温在20~24℃、相对湿度90%~95%时最适发病,而气温高于28℃、湿度低于54%时发病较轻或不发病。栽培因素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过多、通风不良、重茬地等条件会加重病害。重病田或雨后收获的西瓜在贮运过程中也易发病。病原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翌年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侵染西瓜幼苗、成株或瓜果,形成初侵染。西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熟期均可发生,幼苗发病时,近地面茎蔓变黑褐色并缢缩猝倒;叶片受害时,初为黄色水渍状圆斑,后扩大为褐色。发病规律显示,土壤中病原菌基数大、田间湿度高是主要诱因,连作地块土壤病原菌多、发病重,生长中后期连续阴雨、土壤偏酸、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偏多、整枝不及时、田间荫蔽等条件也会加重病害。温室大棚种植时,中后期高温高湿、通风透光差易发病;重病田或雨后收获的西瓜在储运过程中也易发病。病菌在土壤、病残体等物质中越冬,翌年环境适宜时开始侵染,种子上的病菌可直接危害西瓜子叶,导致幼苗发病。病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水、风及农事活动传播,采收后若有孢子,贮藏中也能发病。病害多发生在湿度90%、氮肥使用过多、田间通透性差且种植过密的地块上。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