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为肝片吸虫,该病的发生需要有中间宿主椎实螺和水的环境。牛和羊主要通过吃到被肝片吸虫的幼虫(囊蚴阶段)污染的饮水或水草而感染。囊蚴在十二指肠脱囊,一部分童虫穿过肠壁,到达腹腔,由肝包膜钻入到肝脏,经移行到达胆管;另一部分童虫钻入肠粘膜,经肠系膜静脉进入肝脏。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长20—35毫米,宽5—13毫米,柳叶状,腹背扁平。成虫在肝脏的胆管中产卵,随胆汁进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最后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附着在水草上形成感染性囊蚴。兔吃了带有感染性囊蚴的草而被感染。童虫在小肠内脱囊而出,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然后穿过肝包膜、肝实质进胆管发育为成虫。自感染到发育为成虫约需3—4个月,成虫可寄生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