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从伤口、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致病。病菌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均需有水滴存在,故温暖多湿的天气和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主要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或气流传播,经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1-4天,可多次再侵染。病菌产生孢子需要较高的湿度,萌发和侵入需要有水滴存在,因此,在多湿的夏季或地势低洼处发病重。发病适温25℃-27℃,低于12℃则不发病。此外,沙质土、旱地、早苗或老苗、缺肥及害虫危害重的田块发病较重。温暖、潮湿利于发病,管理粗放、排水不良、阴雨连绵、密度过大、长势衰弱等发病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