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病的发生原因有哪些?

2025-09-20 19:06

辣椒疫病是由疫霉菌侵染引起的,病菌在土壤或种子中越冬,次年通过雨水、灌溉水或农事操作传播到辣椒茎基部及近地面果实上。病菌的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可在病残体或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成为主要初侵染源。线虫为害造成的根部伤口也易使病原菌侵入,导致植株迅速发病。

辣椒疫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氮肥施用过多会导致植株徒长,茎秆不健壮,抗病能力差。其次,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采光不佳,影响光合作用,增加室内湿度。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造成积水,也会使棚内湿度过大,增加病害发生风险。

当大棚内温度达到30℃、湿度达到80%时,病菌最为活跃。病菌多在辣椒坐果期间流行,发病潜育期为5~10天,病菌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能通过风、水滴、土壤等形式传播。若辣椒植株感染后3~5天内不及时处理,整个大棚内的辣椒都会受到侵害。

春天天气回暖时,病菌会侵染辣椒根茎部。高温高湿的环境适合病菌生长,一旦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过高,病菌会通过游动孢子从辣椒气孔、伤口或表皮侵入,造成局部病斑,进而导致辣椒植株死亡。因此,控制湿度、减少或停止浇水、选用烟雾剂或粉尘剂防病,是预防辣椒疫病的重要措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