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药防治。防治药剂可用: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间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化学防治可选用肟菌一戊唑醇、唑醚氟酰胺、丙森锌、代森铵、吡唑醚菌酯等喷雾防治,注意轮换交替使用。
玉米大斑病农业防治:选用抗(耐)大斑病品种。科学种植减轻病害:适期早播;过宽窄行种植;与矮秆作物间作。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氮、钾合理施用;及时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减少越冬的病原菌;合理密植。用田间作物多样性/品种遗传多样性减轻病害:玉米与花生的多样性种植;玉米与辣椒间作等。
在大田,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首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棱形大斑,后期病斑常出现纵裂现象。多数病斑连片后,叶片变黄枯死,严重时整株变黄,早枯。天气潮湿时,病斑的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有时花丝或雄花颖苞上也生灰黑色霉层。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色孢科。一般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害发展。玉米抽雄前后、病叶率达20%时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