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侵染引发的大面积死秧病害,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长达10年,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适应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4℃,发病湿度为85%以上。春天地温恢复后,病菌开始活动,当寄主抵抗力降低时,即可进行危害。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人畜活动和农具在田间传播。大棚内温湿度增加时,越冬菌丝体形成分生孢子,孢子借雨水传播,从植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侵入,导致根部腐烂,养分供应不足,首先表现为上部幼嫩叶片褪绿变黄萎蔫,严重时下部叶片迅速变黄脱落,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促使病害蔓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