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白粉病初发病时叶正、背两面生白色粉状霉斑,叶柄、茎部染病也生白色霉点或霉斑,严重时整叶片被白粉覆盖,致叶片干枯或全株枯死。白粉病主要是病原体在土壤后病残体中越冬,待来年气候适宜时开始繁殖侵染,主要危害黄芪的叶片和叶柄部位,有时也会危害荚果。发病时叶片出现白色粉末,随着病情发展,形成圆形粉末状灰白色霉层,在病情严重时叶片色呈黄褐,干枯,造成落叶,还会导致叶柄和茎干同时染病,最后导致植株死亡。叶面最初产生近圆形白色粉状斑,扩展后连接成片,呈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上面布满白色粉末状霉层,严重时叶背及整株被白粉覆盖。后期白粉呈灰白色,霉层中产生无数黑色小颗粒,造成叶片枯黄早落,影响产量。白粉病主要危害黄芪植株的叶片和荚果,在其表面生有白色绒状霉斑,发病严重时霉点布满整个叶片和荚果,以后在病斑上出现小黑点,造成叶片早期脱落,严重时,整个植株枯萎。天气千旱时发病严重。此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一般多在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