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消毒:种子用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1小时,或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移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发病重的地区应选用抗病力强的杂一代。与非茄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如与葱蒜类轮作效果较好,水旱轮作更理想。无病区要进行种子检疫和种子处理,病区要建立无病种子田或从无病株上采种。番茄应于10厘米深处低温15℃以上时开始定植,最好铺光解地膜,避免用过冷井水浇灌。定植时可进行植穴内消毒,采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千克与50千克细干土混匀。化学防治:定植田,每公顷用50%多菌灵30kg,土壤消毒。苗期或定植前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在番茄黄萎病发病初期喷10%治萎灵水剂300倍液,隔10~15天喷1次,连喷2次。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毫升,隔5天灌1次,连灌2次。番茄黄萎病主要是由大丽花轮枝孢引起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苗床消毒、土壤消毒;合理轮作,合理施肥,适时浇水。有机磷杀菌剂具有杀灭细菌的作用,对番茄枯黄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常见的有机磷杀菌剂包括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异丙嗪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