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重要防治时期为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生长后期注意排水,收获时避免伤口,收获后充分晾干再入窖,严防碰伤。窖内保持通风干燥,窖温控制在1~4℃,发现病烂薯及时汰除。①生长后期注意田间排水和控水,收获前20日内严禁灌水。晴天收获,避免块茎表皮受伤。②机械收获易伤表皮,入窖前块茎充分晾干后入窖贮藏。③贮藏期间,保持通风,避免雨淋,温度以1~4℃为宜,发现病烂块茎随时清除。随着钙浓度的增加,在收获、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马铃薯块茎碰伤较少,所以生长期要加施钙肥,不仅可以增产,薯块含钙量较高可提高薯块表皮抗擦伤的能力、抗病菌入侵能力和抗贮藏期腐烂出现的腐烂现象,延长储藏期。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处理,防治效果为58.89%,可有效缓解马铃薯块茎干腐病的扩展蔓延。(1)将奥力-克霉止按300~500倍液稀释,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每5~7d喷药1次,具体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病情严重时,奥力-克霉止按300倍液稀释,每3d喷施1次。施药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2)收获运贮期间尽量避免薯块受伤,减少侵染。收获后适当干燥待愈伤后入窖贮存。(3)贮藏入窖前清除病、伤薯;也可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等)喷洒消毒种薯。(4)贮藏早期适当提高温度,搞好通风,促进伤口愈合;以后控制温度在1∼4℃间,减少发病。(5)种薯切块后尽快播种;适当晚播,地温升高利于伤口愈合;用杀菌剂处理芽块,减少侵染源;用未污染的器具运送、播种种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