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茎线虫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5-09-02 14:23

线虫在冬、春季能存活下来的群体数量越多,下一个生长季就越活跃,加重病害的发生。水稻茎线虫的运动和发育均需要高湿的条件,从水稻播种开始,若整个生育期内雨水多,湿度大,有利于病原线虫的繁殖、运动和入侵,病害发生就会加重;干旱季节,则发病较轻。

1、一般沙土田发病较重,粘土田发生较轻。以酸性田发病较多,严重病田的酸碱度多在pH5.4~6左右。将重病田的土壤酸碱度改变至pH6.5~6.8左右,发病减轻。

2、一般水田发病重,旱地发病轻。连作水稻发病重,水旱轮作发病轻。连作稻田冬季浸水的病重,翻耕晒白的病轻。病田冬浸后,线虫数量增加,种植水稻后发病较重。

3、病田轮种旱作半年或冬季翻耕晒白或冬种旱作线虫数量减少,种植水稻后,发病也较轻。

4、对病田增施有机肥,能促进植株发根,有利生长,减轻受害。

5、在病田播种,秧苗发根3~4天后,线虫即开始侵入幼根寄生。在春季如秧期超过1个半月,夏季超过1个月,线虫可在根内完成其生活史,因而秧田的线虫数增多,随后种植水稻则发病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