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证秸秆粉碎质量,掌握还田数量。粉碎长度一般为3厘米左右,每亩还田量为450公斤左右,过长或过多易导致土壤孔隙过大,不利于快速腐化。2. 尽早翻耕或旋耕,播后必须镇压。玉米收获后立即粉碎还田,此时秸秆含水量高,易于腐烂,效果较好。3. 增施氮肥,谨防碳氮比失调。秸秆还田后,微生物活动增强,需消耗氮素,及时增施氮肥尤为重要。4. 提高土壤墒情,确保足墒还田。秸秆还田后,秸秆本身和微生物分解都会吸水,降低土壤含水量,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水。5. 清除带病秸秆,做好土壤及种子处理。选择无病健壮的玉米秸秆还田,病株可清理到田外焚烧处理或高温腐熟再还田。6. 秸秆还田后,应适时镇压、浇水。将秸秆翻入20~25厘米土层中压实,防止翘起,播种后晾晒一天,用小石磙镇压,防止跑气跑水。7. 秸秆还田应均匀,注意数量,每亩地所能接受的秸秆数量有限。8. 病虫害严重的地块,玉米秸秆还田后,尽快喷施杀虫剂或杀菌剂,避免后续发生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