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期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茎点枯病在芝麻播种后染病,引起烂种死苗。出苗后染病,幼苗根部变褐,地上部萎蔫枯死,幼茎上密生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和菌核。开花结果期发病,多从根部或茎基部开始,后向茎扩展,有时从叶柄基部侵入后蔓延至茎部。根部感病后,主根和支根逐渐变褐枯萎,皮层内布满黑色小菌核。茎部病斑初呈黄褐色水渍状,与健全组织无明显界线,继而发展为绕茎大斑,并向上蔓延,病斑呈黑褐色、中部银灰色、有光泽,密生针尖大的小黑点。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呈卷缩萎蔫状,黑褐色,不脱落,植株顶端弯曲下垂。蒴果感病后呈黑褐色枯死状。病种上生出许多小黑点。病株较健株矮小,严重发病时全株干枯,髓部被蚀中空,仅剩纤维,易折断。
主要为害芝麻幼嫩或衰老的组织,多在苗期和开花结果期发病。苗期染病:幼苗根部变褐,地上部萎蔫枯死,幼茎上密生黑色小点。开花结果期染病:从根部开始发病,后向茎扩展,有时从叶柄基部侵入后蔓延至茎部。根部染病:主根、支根变褐,剥开皮层可见布满黑色小菌核,致根部枯死。茎部染病:多发生在中下部,初呈黄褐色水浸状,后扩展很快绕茎一周,中心有银灰色光泽,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表皮下及髓部产生大量小菌核,茎秆中空易折断。病部以上茎秆枯死,蒴果呈黑褐色干枯,病种子上生有小黑点状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