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根茎部、叶柄及果实均可受害,其中根茎部受害影响最大,病部变暗褐色,水渍状,导致整株枯死。靠近地面的叶柄被害时,呈现断续暗红和或暗褐色,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叶片受害出现大块不规则形的水浸状褐斑,背面生白霉状物。患病的果柄、枝蔓变褐色,也生白霉状子实体。果实受害时,幼果及未成熟的果实上病部褐色,与健部无明显界限,呈皮革状,不软腐,具恶心味,生白霉状病菌,内部维管束变色,果肉发苦;成熟的病果最终发软呈粥状,有些变为僵果。
预防方法包括不在病田采苗育苗,高畦作床,排涝防渍,草莓床畦铺以塑料薄膜或稻草,使果实与土面基本隔离。治疗方法为喷施25%瑞毒霉500倍液2~3次,采收时剔除病果,分级贮运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