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树白粉病在河南及陕西柿产区发生普遍,往往引起早期少叶,树势削弱和降低产量。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新梢和果实。发病初期(5~6月份)在叶面上出现密集的针尖大的小黑点形成的病斑,病斑直径1~2厘米,以后扩大可至全叶。与一般果树的白粉病特征不同,柿树白粉病较难识别,秋后在叶背后出现白色粉状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即典型的白色粉状斑。后期在白粉层中出现黄色小颗粒,即为子囊壳,并逐渐变为黑色。以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翌年展叶后子囊孢子从叶片气孔侵入。新梢被害后在老化前出现白色菌丝。果实被害,5~6月出现白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菌丝丛,粉状,接着表皮附近组织枯死,形成浅褐色病斑,后病斑稍凹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