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防治措施?

2025-08-08 23:33

选种抗病丰产品种;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避免播量过高,造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用量,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种子处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的0.2%-0.3%(有效成分)拌种,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150-200/100kg种子拌种,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45-600g/100kg种子拌种,用药剂对适量水,加人种子均匀搅拌,拌种后应及时播种,堆闷时间过长影响发芽和出苗。发病前期,用下列药剂:三唑酮,氟菌唑。发生较普遍时,用下列药剂:烯唑醇;腈菌?酮,或烯肟菌胺,对水均匀喷雾。

小麦白粉病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清除病残体,加强肥水管理,用粉锈宁等农药拌种,发病初期用戊唑醇等农药喷施防治。发病初期喷洒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也可根据田间情况采用杀虫剂杀菌剂混配做到关键期一次用药。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主要病虫害。在小麦后期可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60克/亩。

防治措施:农业防治适合根据当地条件种植抗病品种: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化学防治: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25g拌667m^2麦种防治白粉病,兼治黑穗病、条锈病、根腐病等。麦收后及时铲除各种场合的自生小麦,消灭初期侵染源。合理密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适当晚播,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注意氮肥的合理施用,配方施肥,适时排灌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