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类型,病斑为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紫色或深褐色,空气湿度高时,病斑表面生灰褐色稀疏霉层,后病叶变黄枯死。第二种类型,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较大,中央灰褐色或浅黄色,一般无明显边缘,后期稍显轮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表面生灰褐色霉层。叶片病斑数量多时,很快萎蔫枯死。第三种类型,叶片上形成黄褐色坏死小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极少,叶鞘和包叶病斑较大,呈纺锤形,表面密生灰黑色霉层。果穗受害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果穗腐烂。
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危害苞叶,发病初期为青灰色小点,后逐渐蔓延,在整个叶片布满大片不规则斑点,斑上有黑色霉状物。小斑病危害叶、茎,发病时出现椭圆形或长方形斑点,可用阿迷西达稀释喷洒预防和铲除。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
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叶片发病会呈现出水渍状灰色小斑点,之后沿叶脉迅速向两边扩展,形成褐色大斑,严重时病连片,叶片变黄枯死,成片死秧,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