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包衣。选择含有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防治苗期草地贪夜蛾等,同时可添加芸苔素内酯等提高防效。
2.理化诱控。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物诱杀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压低发生基数,减轻危害损失。
3.生物防治。采用多角体病毒(NPV)、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制剂早期预防幼虫,充分保护利用天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可持续治理。
4.科学用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抓住幼虫低龄期、发病初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重点关注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5.播种。在适宜播种的时期,提前一段时间进行播种,减少种子发病几率。
6.温暖。生长环境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0~25℃之间。
7.施肥。定期施薄肥,一般使用稀释的有机肥,避免出现肥害现象,减少病虫害的产生。
8.除草。定期清除土壤中的杂草,减少土壤中养分的消耗。苗期应加强蚜虫的防治,可选用9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