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黏膜出现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症状包括厌食、腹部不适、肠道运动异常导致便秘或腹泻和某些病例胃出血及黑粪症等。本病初期胃呈轻微出血,病猪仅表现消化不良,往往不易被人察觉。当胃穿孔后,伴发急性弥慢性腹膜炎时,可迅速死亡。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但多见于50公斤以上生长迅速的猪及饲养在单体限位栏内的母猪。
胃溃疡一般和身体消瘦,采食废绝,皮肤苍白是相伴出现的。由于采食量低,长期处在饥饿的状态;或者饲喂不规律,容易导致仔猪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出现胃溃疡。胃溃疡进一步限制了仔猪的采食,如果无法改变状态,会使仔猪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患有胃溃疡的仔猪,一般在初期会出现逆呕的现象。但是由于胃内没有饲料,所以很难有食物吐出来,可能吐出一些酸液,也通常被忽略。患胃溃疡的仔猪,当溃疡灶变大或者变深时,出现破溃,会出现胃出血的情况,导致排出的粪便内混有血液,而变成深黑色,并伴有腥臭味。由于胃内出血很难止住,所以仔猪更容易出现皮肤苍白的现象。当溃疡灶进一步加深,就可能出现胃穿孔,仔猪胃出血就会进入腹腔,此时,一般仔猪以死亡告终。
猪饲料、谷物不宜存放过久,以免感染真菌,霉菌能造成饲料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容易诱发引发猪胃溃疡病。饲喂品质较好的饲料,应选择较精细的猪饲料。在饲料中加入足够的纤维,有助于猪消化。做好猪瘟、慢性猪丹毒、猪蛔虫的预防工作,防止发生继发感染,造成猪胃溃疡发病。
预防。要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饲料粉碎不要太细,可加入草粉或燕麦壳等;保证饲料中维生素E、维生素B1和硒的含量;用聚丙烯酸钠混饲,浓度0.1%~0.2%,以改变饲料的物理状态,使之能在胃内停留时间正常。
猪胃溃疡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破损和潜在的生命威胁,特别是在急性发作时可能导致猪只迅速死亡。症状包括食欲下降、腹痛、便秘或腹泻以及黑粪等。诊断该病较为困难,通常通过观察粪便的颜色变化和进行潜血检查来辅助诊断。治疗侧重于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以及维持正常的胃功能,包括使用抗酸药物和粘膜保护剂等。预防措施包括调整饲料成分、改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以及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于出现严重症状的病猪,应及时淘汰以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预防猪胃溃疡需要从饲料管理、环境卫生和猪群健康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产的稳定性。通过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可以降低猪胃溃疡的发生率并提高猪场整体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