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黑斑病的症状是什么?

2025-08-03 14:24

猕猴桃黑斑病又称黑疤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以危害叶片。6月上旬开始出现症状,初期果面出现褐色小点,随果实生长发育,病斑逐渐扩展,颜色转为黑色或黑褐色,受害处组织变硬,下陷,失水形成圆锥状硬块。随果实膨大,病果逐渐变软脱落,病斑周围开始腐烂,但下陷部始终为一硬疤。病果入冷冻库后会继续发病,一般10~20天内变软,甚至腐烂。

叶片发病初期病叶背面形成灰色绒毛状小霉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暗灰色或黑色绒霉状,小病斑联合成大病斑。在病斑部位对应的叶面上出现黄色退绿斑,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深褐色坏死斑,病健部分界明显,病叶易枯萎脱落。

枝蔓受害后产生病斑,病部表皮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水渍状的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继而出现凹陷,尔后扩大,并发生纵向开裂,肿大形成愈伤组织。病部表皮的坏死组织产生黑色小粒点或灰色绒霉层。

果实表皮出现病斑,初为灰色绒毛状霉斑,逐渐扩大,绒霉层大多脱落,形成0.12~1cm的近圆形凹陷病斑,刮去表皮可见果肉成褐色至紫褐色坏死,形成锥状硬块,病果易脱落。果实后熟期间果肉最早变软发酸,不堪食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