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枯萎病的危害症状?

2025-08-01 19:33

西红柿枯萎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基部、分枝以及叶柄等位置,因为病原菌侵入位置不同,植株受危害的程度差异巨大,一般可以分为全株受害、部分受害。当病原菌从根茎、茎基部侵染以后,发病初期先是在基部一侧出现褐色水渍状凹陷病斑,病斑呈现椭圆形或者条形,边缘略微突起。病斑上方叶片色泽逐渐减退,进而发黄,变为黄褐色,然后枯死,枯死叶片会悬挂在植株上不容易脱落。随着病情不断加剧,患病部位会朝横向、纵向范围扩展,然后扩展到茎秆的大半部分甚至茎秆一周。植株顶部叶子停止正常生长发育,叶子逐渐变黄,叶片从上到下逐渐枯死,整个植株枯死。

西红柿枯萎病的危害症状:西红柿枯萎病主要危害番茄的根茎部。病害症状主要表现期为成株期。生长期根茎染病,表现过程是初始植株叶片中午呈萎蔫下垂,早晚又恢复正常,叶色变淡,似缺水状,反复数天后,逐渐遍及整株叶片娄蔫下垂,叶片不再复原,最后全株枯死。横剖病茎,病部维管束变褐色,另有症状表现发病株一般在茎的中下部出现较多的不定气生根。田间湿度高时,在枯死株的茎基部常有粉红色霉层产生,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程进展较慢,15-30天才枯死,无乳白色粘液流出。

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在中午前后萎蔫,早、晚尚可恢复,以后萎蔫症状逐渐加重,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不脱落,直至枯死。有时仅在植株一侧发病,另一侧的茎叶生长正常。茎基部接近地面处呈水浸状,高湿时产生粉红色、白色或蓝绿色霉状物。拔出病株,切开病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番茄枯萎病又称萎蔫病、"发瘟",是一种防治困难的土传维管束病害,常与青枯病并发。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病,往往在盛果期枯死;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在中午前后萎蔫,早、晚尚可恢复,以后萎蔫症状逐渐加重,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不脱落,直至枯死。有时仅在植株一侧发病,另一侧的茎叶生长正常。茎基部接近地面处呈水浸状,高湿时产生粉红色、白色或蓝绿色霉状物。拔出病株,切开病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

发病初期,仅植株下部叶片变黄,后呈褐色菱蔫干枯,但不脱落。病症有时仅出现于茎的一边,或一片叶一边发黄而另一边正常。剖视茎、叶柄及果柄,可见其维管束均呈褐色。潮湿环境下,病株茎基部产生粉红色。发病初期仅茎一侧自下而上出现凹陷区,致使一侧叶片发黄、变褐后枯死。有的半个叶序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也有的从植株距地面近的叶序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除顶端数片叶完好外,其余叶片均枯死。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病,往往在盛果期枯死;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在中午前后萎蔫,早、晚尚可恢复,以后萎蔫症状逐渐加重,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不脱落,直至枯死。西红柿枯萎病,是一种防治困难的土传维管束病害,常与青枯病并发。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病,往往在盛果期枯死;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在中午前后萎蔫,早、晚尚可恢复,以后萎蔫症状逐渐加重,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不脱落,直至枯死。

推荐文章